先說說放開那三國紫卡時期各個國家的特色,紫卡蜀國,張飛先手前排減怒,馬超怒秒一人,趙云強勢收割,關羽肉盾和劉備輔助則是極好的陣容補弱。這個陣容的特點是rush,可以失掉場面,但在對面能夠組織起進攻之前便結束了戰斗,至少也是形成了人頭和血差的優勢。
紫卡魏國,郭嘉先手前排控暈,司馬懿的控制更是喪心病狂,曹操作為唯一的13資質主公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張遼輸出差強人意所以要用張郃補充。這個陣容的特點是控制,輸出不夠高,但能夠限制對面的輸出,慢慢磨損之下取得優勢。
紫卡吳國,周瑜在陸遜的配合下天衣無縫,即使陸遜比較渣;甘寧在三大肉中雖比不過關于,但羈絆比夏侯惇有優勢;呂蒙孫權則是打醬油的,不過好在當時擁有最強的完美羈絆。這是一個典型的中速陣容,通過DOT造成持續輸出,但其他方面都很中庸。
紫卡群雄,呂布一個打五個足夠了,其它的不值一提的渣渣,什么賈詡,大招只等于呂布普攻,于吉左慈最廢限時榜上有名,最后一人無論袁紹董卓張角華佗,羈絆都坑的要命,本身也是戰五渣。這是個COMBO類陣容,整隊服務于一人打出成噸傷害,虛區爆表,但容易被針對。
紫卡時代,蜀國克魏國,蜀國強力的斬殺能力能夠讓魏國在整頓攻勢前就偃旗息鼓;魏國克吳國,后排周瑜其實很脆,沒有快速消減除郭嘉外的人頭能力使得魏國其余五人配合下吳國難有出手機會,而中速陣容沒有出手就沒有傷害;吳國克蜀國,蜀國打后排能力不行,外援太史是趙云的劣質替代品,傷害打在前排沒有輸出的肉上不痛不癢,而自身卻承受著巨大的灼燒害。群雄有兩個版本,壕的群雄暴打魏蜀吳,貧民群雄則根本拿不出手,淪為隱藏職業。
橙卡時代,各個國家通常橙卡新將和老將的橙五技能,泯滅了部分國家特色,卻誕生了混雜型的新陣容類型。
橙卡蜀國,馬超從五秒真男人,變成超越關羽的回復性強肉;關羽從瞎子般的死肉轉型為怒氣控制大師,和馬超一樣續航力不錯;劉備的怒氣技能實用度極高,羈絆也不再坑爹,難以從陣容中拔除;紫卡趙云逐漸跟不上時代,血量提高后收割從而永動變難,但比起徹底廢掉的另外三大限時,畢竟只是從核心變為了主力;張飛相當疲軟,放前排沒有先手控制的能力,后排轉型輸出也不夠格;蜀國新秀是諸葛亮,徹底重做的天賦讓蜀國不必沖臉一直打,也有了角逐后期的實力。
橙卡魏國,郭嘉紫7天賦強化后,更是變成極佳的攪屎棍,放前排1號位,不論死還是不死,都能強搶一波節奏。曹操主公更是魏國可靠的老板,兩大光環讓戰斗拖延效果加強,節奏牢牢掌握在魏國手中。橙化的五子除了樂進不太適合魏國組陣思路外,張郃的后排第一人無人可以動搖,秒后排如探囊取物,即便不死也失去了再戰能力,而且補刀效果也是杠杠的;徐晃則被公認為12橙第一人,不負戰斗操縱者之名;張遼已徹底從最弱限時的白板中解放了出來,不僅輸出驚人,而且減怒控制契合魏國組陣,在節奏變慢了對戰中更能發揮特效,于禁則是打不死的小強,在過關斬將中表現亮眼,這兩個分別適合對戰魏國和吳國。司馬懿則顯得非常疲軟,單體攻擊低打不死,控制又只是軟控制,對全局影響太小了。橙卡魏國更猥瑣了,不再有攻擊短板的時刻。
橙卡群雄,對于60級打20w,100級還是打20w的角色,不把他從陣容中剔除,還能干什么呢?群雄陣容需要重新審視,正好,于吉進入比武,單限時左慈的群雄也不顯得那么壕了,而且羈絆上也好湊許多。依托毒傷,紫卡吳國的輝煌被完美剪切了下來——而且群雄的毒那么多,毒帶來的利好也更勝一籌。張角的全屏眩暈、袁紹的全場放毒、董卓的主公特性均有可圈可點之處,遑論紫卡時代都很強力能在蜀魏陣容都能作為外援的賈詡了。
于是乎,中速類的典型卡組已從吳國變成了更暴力更穩定的群雄,吳國的優勢蕩然無存,羈絆和單將質量都證明了沿用原來的卡組并不成功。
對于吳國諸位,只余下四種選擇
(1)死撐目前陣容,然后眼睜睜地看著一步一步被后來居上。
(2)轉變陣容,吳國既然已經隱藏,何不跳槽最強力的國家呢?
(3)尋求外援,羈絆已經放開,孫權周瑜既然不好用,何不讓馬超、諸葛亮、于吉、賈詡、郭嘉、這些強力單將取而代之。
(4)反諸求己,在內部尋求新希望——維持吳國空洞的強大,新區吳國當然能夠在紫卡時代風云一時,但新區也會慢慢老區過渡到橙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