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明,經由極境以及凱爾希引薦,現作為羅德島駐伊比利亞干員,協助羅德島執行伊比利亞地區感染者的醫療救護工作。同時,流明也會列席羅德島、阿戈爾、審判庭三方的一系列會議,基于自己的視角提出建議,與各方一起尋找一種協同合作、面對未來的可能。來看看明日方舟流明干員圖鑒,六星免費醫療干員。
造影檢測結果顯示,該干員體內臟器輪廓清晰,未見異常陰影,循環系統內源石顆粒檢測未見異常,無礦石病感染跡象,現階段可確認為非礦石病感染者。
【體細胞與源石融合率】0%
干員流明沒有被源石感染的跡象。
【血液源石結晶密度】0.12u/L
干員流明甚少接觸源石。他很懂得如何照料別人,但希望他也能稍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別太勉強。
干員流明,本名喬迪·方塔納羅薩,出生于伊比利亞一座名為格蘭法洛的沒落小鎮,并長期擔任本地禮拜堂的護工。或許是因為照看他的人是這座小鎮的鎮長,流明的阿戈爾島民身份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給他帶來真正的麻煩,這在格蘭法洛這種位于審判庭核心控制范圍的地區是十分罕見的。
但更大的可能是,流明平靜的生活應該歸功于他自己。無關職業身份,這位干員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他會仔細關注身邊每一個人的訴求,在適當的時機伸出手來。就算因能力所限而無法真正幫上忙,流明也十分樂意充當一位溫柔的陪伴者。更難得的是,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以真心與人相處的態度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品質。
這種品質竟然還能在生活可稱嚴酷的伊比利亞誕生,我們應該慶幸這一點。
格蘭法洛是一座特殊的小鎮,這里曾承載著一代人復興的夢想。他們試圖在這里建立堡壘,重新挑戰大靜謐后充滿未知危險的海洋,照看流明的蒂亞戈鎮長和他的親生父母都曾是這一計劃的一員。根據流明所登記的資料,他的父母曾以燈塔工程師的身份參與到這項偉大的計劃中,他們將重建與孤懸海上的燈塔“伊比利亞之眼”的連接,為不愿被災難打倒的人們鋪平重返海洋的道路。他們堅信這項事業能夠成功,他們為此付出了生命。在一次之后被評判為太過冒進的行動中,這兩位工程師和整支行動隊伍都消失在了濃霧里。
然而,投入了無數的時間、信念以及鮮血之后,這個計劃卻最終被廢止了。在一個夜里,審判庭幾乎清洗了整個小鎮,被帶走的大部分是阿戈爾島民。之后的通報中,審判庭聲稱鎮上的部分阿戈爾工人被深海教會腐蝕,他們的邪惡陰謀已經被粉碎,他們已被降下應得的懲罰。
關于格蘭法洛的這一段歷史,流明表示自己當時年紀尚小,沒辦法為我們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依據我們的調查,那位蒂亞戈鎮長的妻子,一位被稱為“馬琳”的阿戈爾人,也在那場動蕩中被帶離了小鎮,再也沒有回來。
也許,當年事件的全貌已經無人知曉,被塵封在了審判庭的某個檔案柜里;也許,殘酷的真相已經不再重要。無論是其他此事件的親歷者,還是流明本人,他們可做的選擇只有一個:繼續生活下去,努力證明這樣的生活中也依然有良善存在。
流明到訪羅德島的機會并不多,他在審判庭的工作并不允許他隨意抽身。不過,每當有機會在本艦待上一陣的時候,流明總是會把大把時間花在情報處理室里。他十分享受觀看那些行動記述的過程,并且對博士本人和那些記述中提及的干員們展現出極大的崇敬和熱忱。那些在我們看來習以為常的經歷,對于自出生起就待在家鄉的流明而言,足以稱得上是一段段傳奇故事。
流明總說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對于成為羅德島干員似乎始終有一份潛藏在心底里的惶恐,但實際上,幾乎每一位干員都十分愿意與流明共事。的確,流明沒有異于常人的體魄,無法釋放威力驚人的源石技藝,也并不是某個學術領域的專家。但在這之外,有一些品格不那么顯性,卻對我們同樣重要,比如無關對方身份貴賤的善意、不愿停滯不前的決心,以及絕境中的勇氣。
羅德島絕不該是,也不會是一個只接納“精英”們的地方,我們的一些干員確實擁有了不起的能力,有些甚至地位顯赫,但我們的事業絕不僅僅由這些人推動。每一個有志于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人,每一份哪怕再微末的力量,都在使我們能夠挺身面對這片充滿苦難的大地。
所以,當你發現流明正在訓練場上苦苦支撐,或努力學習那些艱深的源石技藝卻又一籌莫展的時候,不妨為他遞去一瓶水,拍著他的肩膀,告訴他這一回他做得也相當不錯。
畢竟,所有人都把他一點一滴的進步看在眼里。
【權限記錄】
“卡門閣下......”
“喬迪,從今天開始,你將成為我的學徒。”
“好、好的。”
“這不是某種回報或某種交換,年輕人。我也不會對你抱有什么額外的期待。坦白地說,你資質平庸,除了那點聊勝于無的醫療常識,沒有什么額外值得稱道之處。你連被選入懲戒軍的資格都沒有。”
“是的,您說得沒錯。”
“你還站在我的面前。”
“我......”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以為自己是個象征,是個審判庭昭示自己改變的擺設。伊比利亞要向阿戈爾展現合作的誠意,于是一個阿戈爾人加入了。”
“......”
“我問你,喬迪,你為什么決定前往斯圖提斐拉號?你想在那里尋求到什么?”
“我不知道,我只是......”
“達里奧死在了那座島上,你親眼目睹。你覺得審判庭的劍與燈是為了什么而存在?回答我,阿戈爾人??粗业难劬Γ卮鹞?。”
“為了......卡門閣下,為了人們能有余力擦去臉上的灰塵。”
“你說什么?”
“不,我說得不太好......”
“你說,為了人們能有余力擦去臉上的灰塵。”
“......”
“你注定無法成為一名戰士。但從今以后,我依然會教導你,訓練你,你必須配得上這份名為審判庭的重擔,你必須學會成為我們的一員。”
“我、我知道了。”
“跟隨我,學徒,不要忘記今天你說的話。”
“好的,卡門閣下......”
“從現在起,稱呼我為老師。”
喬迪偶爾會出現在工坊里,擺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他的專業水準一塌糊涂,別說技術了,連工具的持握方法都別扭得很。不過,他做的那些東西倒很有意思。我找他要過一兩個樣品來研究,那是某種能發光的小單元,光線十分微弱,毫無實用意義。但是,這玩意甚至連我都只能勉強推測出它的實現原理。那是一種與我們熟悉的源石科技存在某種聯系,卻又在思路上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他說這些小東西是他從父母的筆記中看來的,源自那些傳說中的伊比利亞燈塔,是照明單元的拙劣仿品。
或許這些筆記有一定研究價值,我曾有幸見過那位來自阿戈爾的大人物帶來的技術,喬迪所運用的這種工程方法,似乎是阿戈爾科技和源石科技的結合產物,但......
等等,照這么說,他光靠看筆記就學會了造這些小東西?
——工程部干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