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等級體系是產品的底層基礎之一,在設計用戶等級體系時我們往往需要考慮:用戶升級標準是什么?要不要降級?升降級算法是什么?升級后給用戶什么權益等問題。本文將以小紅書為例,以淘寶和京東為對照,看不同定位的產品是如何搭建各自不同的用戶等級體系。
一、用戶升級標準(參數)是什么?
我們在設計用戶等級機制時,首先會考慮升級時需要滿足哪些參數的要求。是發帖量?訂單金額?還是打怪數?
首先我們要明確做用戶等級的目的:通過等級權益所創造的心理上的榮譽感和物質上的獎勵,激勵用戶產生平臺期望的關鍵行為。
所以,我們在制定用戶升級參數時,要把用戶關鍵行為進行拆分,按重要程度分配權重,以此做為升級標準。
以小紅書和淘寶為例,看一下兩個平臺由于用戶關鍵行為的差異,造成用戶升級標準的區別。
1. 小紅書
小紅書的Slogan“標記你的生活”,其中“標記”這個詞展現了小紅書所倡導的用戶關鍵行為——發布筆記,所以小紅書用戶的升級唯一標準就是“有一定質量的筆記發布量”。
另外可以看到由于內容發展趨勢更偏向視頻形式,所以在升級時發布遠少于文字筆記量的視頻筆記就可以升級。
這是小紅書在利用用戶等級進行用戶行為的引導,也就是對用戶關鍵行為“先拆分,再分配權重”。做完這兩個步驟,就明確了小紅書的用戶升級標準。
2. 淘寶
淘寶的用戶等級以“淘氣值”的數值代替,淘氣值的獲取標準分為“購買寶貝”、“評論寶貝”、“完善信息”、“親情獎勵”。
很明顯可看出,淘寶作為一個電商平臺與小紅書這個內容社區的區別:淘寶是圍繞商品所產生的購買和評價行為作為升級標準。
從小紅書和淘寶的對比可看出,用戶等級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通過不同的用戶升級標準來引導強化平臺倡導的關鍵用戶行為。
二、要不要降級?
用戶等級體系是否加入降級機制,參考因素之一是:等級參數是否“持續創造價值”。
以小紅書、百度貼吧為例,這類內容平臺很少會因為用戶“一段時間未做關鍵行為”而降級,因為用戶歷史生產的內容(同時也是內容平臺的等級參數)始終存在于平臺上可供瀏覽,等級參數在持續創造價值。
只有當用戶刪除了內容,等級才會相應降級,因為等級參數消失,無法繼續創造價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紅書雖然沒有正式的降級機制,但對于一段時間未活躍的高等級用戶,系統會自動降級,不過只要申訴即可恢復等級。
“降級”的目的肯定是控制高等級用戶比例,讓高等級更稀有,刺激用戶升級,同時避免權益浪費;而“申訴恢復等級”則是在篩選掉真正流失的用戶,因為后續仍然會活躍的用戶申訴后即可正常使用,而真正流失的用戶則不會申訴。
小紅書使用這種非明文的降級機制,獲得了更靈活的用戶等級控制方法。
再看一下京東的用戶等級機制:高等級會員有效期為1年,1年后扣除一定成長值重新計算等級。
也就是說,用戶想要保持等級或提升等級,必須不斷完成關鍵用戶行為(買買買),獲取成長值。
京東這么做的理由很明顯:你以前買的是以前買的,現在不買就沒有持續創造價值,所以不想降級就得接著買。
這就是京東作為一個電商平臺與小紅書這個內容平臺,在“升級參數是否持續創造價值”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