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塔尼亞夕照區的優秀音樂家,維謝海姆事件后在當地的羅德島辦事處兼職重裝干員。來看看明日方舟車爾尼干員圖鑒一覽,五星重裝車爾尼介紹。
造影檢測結果顯示,該干員體內臟器輪廓模糊,可見異常陰影,循環系統內源石顆粒檢測異常,有礦石病感染跡象,現階段可確認為是礦石病感染者。
【體細胞與源石融合率】11%
在脖子與后背上有大量源石結晶分布。
【血液源石結晶密度】0.25u/L
病情穩定,暫無惡化跡象。
威廉·菲赫特·車爾尼,只是提到他的名字,便能讓每個夕照區的人心中充滿自豪與崇敬。除了擁有卓然的作曲天賦,車爾尼亦有著不俗的鋼琴演奏技巧。他的十指異常修長,能夠輕松夠到跨十一度的琴鍵,因此,很多由他寫成的樂章往往演奏難度也頗高。但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夕照區的人們滿懷著激情,日復一日地彈奏他的名篇。
在夕照區的深夜時分,搖籃邊伴著稚嫩孩童無憂入夢的,是他所作的催眠曲;路燈下伴著相擁愛侶緩緩起舞的,是他所作的小夜曲;棺槨旁伴著蒼老面孔安詳離世的,是他所作的安魂曲。因為身患礦石病,車爾尼不常出門離家,但他寫下的每一個音符,都隨著傳唱人的腳步,越過綿延千里的山脈與翻涌奔流的河水,走向更遠的遠方。
夕照區那些燈火通明的宴會廳中,曾有樂隊徹夜奏響車爾尼創作的舞曲,但他本人對那樣的場合沒有任何興趣,他的注意力大多都被揮霍在一沓沓雜亂的樂譜上。有時,他一天什么也不做,只是在桌前靜坐。沒人因此指責他,因為大家都知道,那里曾承載著他的全部。
在維謝海姆事件中,車爾尼的生命一度垂危,但正是這一次瀕死的經歷讓他轉變想法加入羅德島,而他也因此獲得了離開萊塔尼亞的機會。從此之后,一片遠比夕照區、遠比萊塔尼亞更為廣闊的大地,將在他眼前徐徐展開。于是,那方窄窄的小桌,再也裝不下車爾尼胸中時刻洶涌咆哮的,對遠方的渴望與向往。
“車爾尼先生,怎么說呢......的確,我是見過更不好相處的人。而且,總體來說,他還算是個和善的好人。但是——有些時候,你就是想大嘴巴抽他,根本克制不住。”
“我懂你,他簡直是我見過最不配合的病患,上周我怎么說來著,不要熬夜,注意作息,按時吃飯,及時吃藥,至少三遍!但是這周我去宿舍為他體檢,嘖,猜我看到什么了?”
“還能有什么,滿地的樂譜,滿是咖啡漬的杯子,一口沒動的晚餐,啊,當然了,還有半死不活的車爾尼先生本人。”
“你倆別說了,我手已經癢了。”
“不過這是他的工作不是嗎?艦上很多人忙起來都是這個樣子......”
“閉嘴,小伙子,再多為他辯解一句,你就等著值一周夜班吧。”
“我......就是很喜歡車爾尼先生嘛,他真的是個很優秀的音樂家啊!而且上個月他送了我一大罐護手霜,還貼心囑咐我要愛護自己的雙手。”
“噫——如果愛護的方式是指像他一樣每天涂二十多遍護手霜的話,那我還是免了。”
“所以你指甲旁長了這么多倒刺,像車爾尼先生就不會長。”
“哼,他當然不會長,他連手指劃了個小口子都要來醫療部看看。”
“不過實話說,如果我的手像他一樣值錢,我也這么干。”
“我決定好了,你倆一起滾去值夜班吧。”
“嗨,這個位置有人嗎?食堂里沒有其他空位子了。”
“別客氣,坐就是了。”
“謝謝,對了,你們聽車爾尼先生剛發布的新曲子了嗎?太精彩了!”
“呃,我們還沒能抽出時間來......”
“看,剛剛還有報道說他宣布把這首曲子獲得的收入全部捐出去,用來救助萊塔尼亞因礦石病失去雙親的孩子。怎么會有這樣的人,明明自己兜里也不剩幾個子兒。”
“......”
“哎,你不吃了嗎?還剩下好多啊,什么事這么著急。”
“給人體檢!”
“給誰啊?”
“還能誰,那位車爾尼啊。”
——出自醫療干員在食堂里的閑聊。
“我沒有偷聽,我就是恰好坐在了旁邊。”
——干員芙蓉如是說。
在分析任何樂曲之前,我們都不應略過對作曲家本人事跡與經歷的深入剖析。眾所周知,威廉·車爾尼出生在夕照區的一個音樂世家,早年喪父的他由母親海莉·車爾尼一力撫養長大。作為一名精通樂理的琴師,海莉在丈夫去世后靠為他人調琴修音掙取薪水來補貼家用。
因為無人照料,海莉常常把兒子也帶到工作場所。在海莉的顧客中,不乏琴藝高超的大家,而他們無一例外都被年紀尚幼的車爾尼所展露出的非凡天賦所吸引,盡管他此時還未投入任何琴師門下,但他們都愿對其傾囊相授。
在車爾尼十四歲時,其母海莉不幸病逝,而他本人也在料理亡母后事時不慎感染礦石病。于是他只好放棄去往萊塔尼亞首都音樂學院繼續深造的計劃,轉而在夕照區本地的一位作曲名家處學習。在那里他結識了老師的長女,其姓名我們無從知曉,只能從他本人的訪談錄中淺悉,這位被車爾尼視為一生摯友的女孩也極具音樂天賦,兩人一次次的較量與拼比不僅沒有傷害到他們的情誼,反而讓他們愈發惺惺相惜,形影不離。
這樣美好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六年后,這時的車爾尼已經成為當地極負盛名的演奏家,可再多的光環加身也無法掩蓋他此刻命運的黑暗,他的摯友在他二十歲時因為礦石病惡化去世。大受打擊的音樂家因此一蹶不振,只能靠創作來宣泄心中的痛苦。閉門一年后,他的代表作《晨暮》——也就是我今天要講授的樂曲,面世了。
這首《晨暮》令作曲家本人躋身萊塔尼亞一流音樂家之席,其背后卻隱藏著足以將作曲家吞噬殆盡的巨大苦痛。這深重的痛苦將作曲家周身如鐵桶般密閉的軀殼撕開了一道長長的裂口,也正是從這道裂隙中,作曲家柔軟的內質終于窺見了外部世界的真正模樣。
......或許我不應該再多講了,我們應該直接聽聽它。
——摘自萊塔尼亞最高音樂學院第四節音樂賞析課的課堂記錄。
尊敬的凱爾希女士與博士,近來我在進行中的一項研究因為資金的短缺難以為繼,所以希望您二位可以給予我一些額外的支持與幫助。
該研究項目旨在通過學習音樂幫助年輕干員學習掌握源石技藝,以及深入挖掘個人音樂水平對其學習源石技藝的具體影響。以我本人為例,年幼時我曾在在學習源石技藝初期遇到了不小的麻煩,有長達數月的時間,學習都毫無進展。但后來,我意識到,萊塔尼亞的源石技藝體系與它的音樂體系相輔相成,而我在音樂上的天賦,對于源石技藝的學習是一塊亟待被開發的富礦。于是我迅速調整學習計劃,把書本上的基礎理論拋之腦后,直接將自己掌握的樂理知識應用在源石技藝的學習上,最終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一個人學習源石技藝的過程,對于我們研究音樂在萊塔尼亞源石法術體系中的具體作用有著巨大的價值。可以說,萊塔尼亞最頂尖的術師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偉大的音樂家。而在萊塔尼亞的古典法術發展史中,里程碑式音樂作品的出現也會帶來極具突破性的法術發現。通過萊塔尼亞的歷史記錄不難發現,二者的發展曲線高度貼合,法術發展的繁榮高峰期往往與音樂創作的大爆發同時或相繼出現。相應地,當音樂的發展走入困境時,法術的發展也會陷于低迷的狀態。
到目前為止,我的研究已經小有所成,可以得出結論,年輕干員們每一次取得的進步與成果都和他們在音樂學習方面的突破緊緊關聯。音樂在其中起到的具體作用也將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揭示。
最后我想說,在萊塔尼亞各領域的源石技藝中都廣泛應用了音樂。特別是醫療法術,在夕照區,我們有一套獨特的應對礦石病的醫療法術體系,在長久的實驗中,該體系的作用已經得到有效的驗證。當然,如果能獲得更多的支持的話,該項目的研究可以立刻提上日程。
——摘自干員車爾尼的《研究經費申請請示書》
“創作音樂就是在暴風中走鋼絲,我一直是這么想的。”他放下啤酒瓶,轉頭對你感嘆。
“你的靈魂就是你腳下的繩子,它得足夠堅韌才能不在暴風的撕扯中斷裂。那些從欲望與情緒中脫胎而出的暴風,它們很可怕,而腳下,腳下是無底的深淵。我的前方卻只有那一道窄窄的細繩。”他咽了口唾沫,接下來的話似乎很難開口。
“我一直在擔驚受怕,博士。”
“因為我腦海里的樂音,正是那條在狂風中劇烈抖動的繩子所發出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