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雪絨干員圖鑒,五星術師雪絨介紹。來自薩米部落的干員雪絨,第一次踏足外面的土地。勇敢前進吧,處處都是新發現。
基礎檔案
初始開放
【代號】雪絨
【性別】男
【戰斗經驗】沒有戰斗經驗
【出身地】薩米
【生日】12月12日
【種族】沃爾珀
【身高】169cm
【礦石病感染情況】
參照醫學檢測報告,確認為非感染者。
綜合體檢測試
初始開放
【物理強度】標準
【戰場機動】普通
【生理耐受】標準
【戰術規劃】標準
【戰斗技巧】普通
【源石技藝適應性】優良
客觀履歷
初始開放
干員雪絨,過去曾作為搜救隊員在薩米地區活動,有豐富的野外救援經驗。出生于薩米部落的他對外界知之甚少,為了尋求更高水平的醫療條件而走出薩米。現作為羅德島外勤干員,為在惡劣環境中開展的任務提供支援。
臨床診斷分析
提升信賴至25%以查看
造影檢測結果顯示,該干員體內臟器輪廓清晰,未見異常陰影,循環系統內源石顆粒檢測未見異常,無礦石病感染跡象,現階段可確認為非礦石病感染者。
【體細胞與源石融合率】0%
干員雪絨沒有被源石感染的跡象。
【血液源石結晶密度】0.13u/L
干員雪絨身體健康,且比看上去要強壯許多。在他過去生活的環境中,源石以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被利用,他并未因接觸源石而染上礦石病。
檔案資料一
提升信賴至50%以查看
剛來到羅德島時,這艘大型艦船上的一切對于雪絨來說都是如此陌生。
一開始,干員們都以為雪絨是因為第一次來到大型企業而感到拘束,或是由于缺少經驗,難以適應繁瑣的文書流程。直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發生,大家才發現雪絨的確對于薩米之外的生活一無所知,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雪絨與門禁卡的徹夜激斗”。據傳聞所說,剛分到宿舍的雪絨整整一夜都在宿舍門上尋找能把門禁卡插進去的“鑰匙孔”,無人知曉那夜最后發生了什么。大家唯一知道的是第二天清晨,結束外勤歸來的室友返回宿舍,發現走廊上寒氣森森,而雪絨仍然蹲在宿舍門前。順著雪絨無助的眼光看去,他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一片深深嵌入門中的門禁卡。
來到羅德島后雪絨獲得了整套定制的現代化裝備,理論上可以極致地發揮他的法術天賦。但真實情況是,雪絨將法杖認成了棍形近戰武器,一個人在訓練室里潛心苦練了許久,直到那根可憐的法杖斷為兩截。這一事件導致了原本安排的外勤任務被迫推遲,不過在此之后,雪絨學會了事先研讀說明書,四處向前輩請教。得益于認真學習的態度,很快雪絨就熟悉了所有的裝備,也如愿以償地開始承擔外勤任務。現在的雪絨雖然偶爾還會下意識地按照過去的習慣思考,但對于如何適應外面的新生活,他顯然已掌握了訣竅。
檔案資料二
提升信賴至100%以查看
沒有外勤任務的日子里,雪絨在照顧母親之余的一大樂趣,是與羅德島上的大家分享自己家鄉的故事。
薩米,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那里發生的各種故事總能吸引無數好奇的目光。無論是部落中不為人知的種種習俗,還是雪絨在救援途中的離奇見聞,無一不受到干員們的歡迎。但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那些在薩米人中口耳相傳的古老寓言,雪絨也總能在恰當的時機將故事娓娓道來。
在一次難稱完美的任務后,面對著對任務結果無比沮喪的干員們,雪絨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名薩米部落的男孩,為了給患病的母親治病,踏上追尋夜空中燦爛光芒的旅途。只要在光芒的盡頭找到無言的巨大神明,就能獲得包治百病的甘露。他一路披風踐雪,歷經磨難來到了終點,卻只見到一片荒涼的凍原。
“那他不是什么也沒有得到哇?太可憐了。”有干員嘆息道。
“不是這樣的。”
雪絨講出了故事的結局:男孩雖然未能得見神明,但是他偶然摘走了凍原上并不引人注目的花朵。等他返回部落,才發現那竟然正是能夠治好母親的草藥。
“只要勇敢前行,就算終點的天空不是所期待的那樣,我們真正想要實現的,或許已經出現在不曾注意的腳下。”
對于雪絨自己來說,他的講述并非源于單純的分享欲。雪絨喜歡看見干員們在聽完他的故事后,受到鼓舞而閃閃發光的眼睛。這讓雪絨切實地感到他有為大家做到些什么,畢竟,他一直以來都在為幫助他人而努力。
檔案資料三
提升信賴至150%以查看
絕大多數部落里的族人在出生之時就會被占卜預言未來,雪絨也不例外。“風雪滿途”,水晶球中的光芒如此昭示,似乎他今后將遭遇難以估量的困難,一生都在逆境中跋涉。
當然,與所有的占卜結果類似,預言的解讀從來不止一個角度。
雪絨的部落位于沼澤附近,他在小時候就遇見了進入薩米的哥倫比亞探險隊,和他們的接觸讓雪絨過早地見識到了生命的脆弱。在薩米陌生而危機叢生的環境中,無數心懷野望的探險家轉眼間化為冰雪覆蓋的荒冢。生命的凋零使他悲戚,長大后雪絨堅持加入部落的搜救隊,利用自己的能力救助那些陷入危境的人們。從探險隊那里,雪絨曾對薩米之外的事略有耳聞,但在他看來外面是一片溫順的土地,遠不如薩米那樣危機四伏。
那時他還不知道,會危及生命的并非只有可見的險境。疾病,當這種無形的威脅真正出現在雪絨面前時,他第一次感到束手無策:源石技藝只能緩解病痛,自己能從漫天的風雪中救出深陷其中的人,卻無法阻止病痛將生命吞噬殆盡。直到哥倫比亞探險隊帶來了先進的醫療器械,在隨隊醫生的救治下,許多族人的疾病得以治愈。自那之后雪絨才明白,薩米之外的人也飽受各種威脅,他們在長久的對抗中發展出了與部落截然不同的醫療手段,抵御疾病他們更有經驗。要是部落里也能有這樣的醫療條件該多好!雪絨從此有了接觸外界的想法,再后來,母親患病使他堅定了走出薩米的信念。
“將外面的醫療技術帶回部落,為外面的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走出薩米的那一天起,雪絨就懷抱著這樣的理想。現實最終如他期望的那樣,加入羅德島后雪絨往返于部落與外界之間,為了兩方更好的未來而努力。某種意義上預言確實應驗了,在雪絨的道路上風雪從未遠去。只不過他所做的,始終是破開風雪,開辟道路,迎來希望。
檔案資料四
提升信賴至200%以查看
雪絨所在的部落是哥倫比亞探險家最愛的線路起點,不僅是因為更靠近神秘的北部山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部落的搜救隊。他們是一群與危境搏斗的勇士,憑自己對腳下古老土地的了解,屢次救回身處險境的探險家們。在志在北方的探險家眼里,搜救隊幾乎等同于“希望”。
但在這“希望”背后是搜救隊居高不下的傷亡率。除非主動退出,搜救隊是終身制。許多搜救隊成員由于多年在惡劣環境中跋涉,往往病痛纏身。而一旦在行動中遭遇極端情況,搜救隊員隨時都有嚴重負傷甚至犧牲的可能。根據雪絨的描述,他的兩位兄長都是因負傷而退隊,而他的父親,同樣是一位搜救隊員,在一次搜救行動中失蹤,再也沒能從風雪中歸來。長久以來,搜救隊承受著巨大的風險,并不亞于一般的探險隊。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樣的組織竟然是在薩米部落中自發成立的。他們不要求任何回報,完全無私地實施援救。身為前搜救隊的成員,雪絨對于搜救隊的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族人的普遍態度。
“我常常夢見北方呼嘯的雪,那種恐怖真讓人忍不住想要逃走。我當然知道危險呀,但是我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他的話語毫無恐懼,薩米人勇敢、善良、尊重生命的品質從中可見一斑。而薩米搜救隊正是從這些品質中誕生的,這一起源被外界普遍認可。
然而,最近新發現的一條線索卻讓搜救隊的起源變得撲朔迷離:一位哥倫比亞探險家在筆記中記載,當探險隊第一次來到該部落時,已經見到了成組織的救援人員。這說明搜救隊并非是在部落與哥倫比亞人接觸后才出現,而是有著更久遠的歷史,謎團從此浮現:兼具悠久歷史與高風險,這樣的團體很難僅靠一腔熱血延續至今。救援隊真的是單純為了援救而出現的嗎?如果不是,那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深入危難,從北方帶回受困者,到底是什么令他們甘愿付出生命?
或許,他們真正的目的......正是這種行為本身?
晉升紀錄
提升至精英階段2以查看
前些日子,陸續有干員收到了雪絨的禮物。
禮物是突然派送的,這讓許多干員一時摸不著頭腦,后來才從雪絨本人那里得知原因:雪絨來到羅德島后,在適應生活的過程中得到了同事的幫助,羅德島也向薩米援助了大量的醫療器械,大大改善了部落的醫療條件。雪絨希望通過這些禮物,傳達自己與部落的感激之情。
第一批禮物大都是薩米出產的手工藝品,或是薩米特有的樂器與植物標本,簡單而不失精致,得到了干員們的一致好評。當他們向雪絨道謝時,雪絨興奮的神情與“你們真的喜歡嗎”的追問給干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有小部分干員從中嗅到了一絲悚然的意味,他們都沒能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自此之后,雪絨越發熱衷于帶回薩米的特產,送出的禮物也越來越多,但禮物的類型越來越超出干員的想象。造型詭異的護身符和以獸骨裝飾的刀具尚在接受范圍內,最奇特的禮物是一只精美的木盒,其中卻散發出陣陣惡臭。根據雪絨附在旁邊的紙條可知,木盒中盛放的是“將捕獲的羽獸放入死去馱獸的肚子里發酵而制成的食物”,在部落中被公認為難得的美味。在最后雪絨還特意提醒,一定要生食才能得到完整的味覺享受。顯而易見的是,不是所有干員都有能力承受此等美味。直至今日,很多干員仍不愿回憶那天從被強行封閉的宿舍內飄出的氣味。
盡管如此,薩米風還是由于雪絨的饋贈而在羅德島上流行起來:柜中擺放的薩米木雕,餐廳菜單上常駐的薩米風味熟食,干員們休息時也會時常穿上舒適又美觀的薩米特色織物。在雪絨的努力下,不僅部落因為外界的幫助而改善了生活條件,薩米的古老文化也褪去了神秘的外衣,以其獨特而純粹的美麗,逐漸為大家所接納。
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在的雪絨已經成為了連接古老薩米與現代泰拉的橋梁,而他還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