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溫米干員圖鑒,五星本源術師介紹。“六星級大廚”溫米,陪伴你品嘗生活百味。小小的鍋蓋遮不住飄散而來的溫暖,千金也買不來孩子發(fā)自真心的笑顏。
基礎檔案
初始開放
【代號】溫米
【性別】女
【戰(zhàn)斗經驗】沒有戰(zhàn)斗經驗
【出身地】雷姆必拓
【生日】12月17日
【種族】卡特斯
【身高】140cm
【礦石病感染情況】
體表有源石結晶分布,參照醫(yī)學檢測報告,確認為感染者。
綜合體檢測試
初始開放
【物理強度】普通
【戰(zhàn)場機動】普通
【生理耐受】標準
【戰(zhàn)術規(guī)劃】普通
【戰(zhàn)斗技巧】標準
【源石技藝適應性】優(yōu)良
客觀履歷
初始開放
溫米,出生于雷姆必拓的一座礦業(yè)小鎮(zhèn),雖年紀尚小,卻在烹飪、機械修理等技術領域展露出了出色的天分。經干員暴行推薦,在監(jiān)護人阿蘭娜的陪同下來到羅德島接受治療,同時在艦上學習源石技藝基礎課程。
臨床診斷分析
提升信賴至25%以查看
造影檢測結果顯示,該干員體內臟器輪廓模糊,可見異常陰影,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源石顆粒檢測異常,有礦石病感染跡象,現(xiàn)階段可確認為礦石病感染者。
【體細胞與源石融合率】6%
手腕處可見少量源石結晶分布。
“看,像不像手鏈上串著的亮石頭?”
【血液源石結晶密度】0.24u/L
干員溫米病情穩(wěn)定。根據(jù)患者本人敘述,她曾服用源石蟲膠質與冷凍瓶樹水的混合物,用來控制由礦石病引起的高熱,其監(jiān)護人聲稱這是雷姆必拓民間流傳的土方子。我們翻閱了眾多醫(yī)學文獻,尚無法證實此秘方含有的成分可用于治療礦石病,其療效有待商榷。
這種混合物很清涼,或許存在一定的散熱作用。
——某位實習醫(yī)療干員的備忘錄
檔案資料一
提升信賴至50%以查看
在認識溫米之前,我們就已經知曉“小鍋蓋”這個外號了,而最初把這個外號傳開的地方,也是我們工程部。
那天第三維修工坊新來了一個實習工匠,名叫阿蘭娜。那人確實有幾分本事,報到當天就打破了老工匠們常年保持的“瞪眼憋笑”比賽最高時長的記錄,還嘲笑他們:“連我都比不過,更別說和小鍋蓋比嘍!”
起初師傅們還以為小鍋蓋大概是個天賦異稟、不茍言笑、苦修多年的高手——結果阿蘭娜卻告訴他們,小鍋蓋是由她陪同來治病的小孩子。
這可把鐵錘師傅他們氣得胡子都要掉了,紛紛催著阿蘭娜帶他們去找小鍋蓋比試。果不其然,師傅們全都敗下陣來。
那孩子澄明的眼睛睜得很大,嘴角揚起微小的弧度,不管師傅們如何做鬼臉,她都不為所動......
后來啊,工坊的師傅們都服氣了,還給她起了個更厲害的外號——“100度的小鍋蓋”。叫這個不是因為她的源石技藝能輕輕松松把水燒開,而是因為——
她的微笑,是一個完美的100度圓心角所對的圓弧,石頭師傅用量角器對著照片量過了,千真萬確,一點誤差都沒有!
——某工程部干員
因為比試時溫米的表現(xiàn)太過驚人,老工匠們一度以為她根本不會大笑,甚至懷疑她有高度近視,根本看不到其他人的滑稽表情。然而阿蘭娜只用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對眼,就引得溫米“咯嗤咯嗤”地笑出聲來,撲到她的懷里——這不僅讓老工匠們的猜測不攻自破,也不由得讓人感嘆,她們的關系真的宛若家人一般。
至于為何“小鍋蓋”這個外號傳播如此之快、如此之廣,除了阿蘭娜的宣傳功不可沒之外,可能也和干員們的一點點“叛逆心理”有關,畢竟......小溫米阻止別人叫她“小鍋蓋”的樣子,真的很可愛。
【工程部語音記錄】
“什么?你說小鍋蓋之前一直和你這家伙住在運載車里?真是苦了她嘍......”
“喂,運載車怎么了,那可是一間能到處跑的棚屋,多酷啊!而且我看上去像是連一個小孩子都養(yǎng)不好嗎?可別小看我——”
“話可別說太絕,阿蘭娜。我雖然只見了她幾面,但也看得出來她心里有事想不明白,容易走極端。”
“嘁,我當然知道......
“......那家伙又倔,又能忍耐。就是不想讓旁人擔心,才總是擺出那一副樂呵呵的樣子。
“可鍋蓋蓋得再嚴,也蓋不住滾沸時溢出來的水,我會時常幫她解解壓的。”
檔案資料二
提升信賴至100%以查看
蘊藏著億萬礦藏的塔爾干主礦脈之上,坐落著雷姆必拓的諸多礦業(yè)城鎮(zhèn),溫米便出生在其中的一座小型城鎮(zhèn)上。溫米出生不久后,母親便離家改嫁,此后再無音信。年幼的溫米和身為礦場工人的父親相依為命,在那座日夜轟響著機械轉動聲與鐵錘敲擊聲的城鎮(zhèn)中慢慢長大。
不過,幼年時期母親的缺席似乎并未給溫米帶來過多的負面影響——這源于礦區(qū)的每一位成年人都在溫米的成長過程中承擔了“照顧者”的角色。正如有的雷姆必拓人會把礦業(yè)礦區(qū)形容為“大家庭”,礦區(qū)不僅僅是雷姆必拓的基層政治單元,還是進行勞動生產創(chuàng)造價值的基本場所,最重要的是,礦區(qū)會將一個個小家庭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這里,每一個孩子,都是所有人的孩子。
“工友叔叔嬸嬸們,都對溫米很好哦!
“胖鐵頭叔叔打牌總是輸給爸爸,要是偶然贏一把,他能得意好幾天呢!
“......那天之后,溫米就住在胖鐵頭叔叔家里了。他說,他從爸爸那里贏來的鋼镚,足夠養(yǎng)我到成年啦。
“還有蘿卜纓子嬸嬸,爸爸之前老是躲著她,嫌她嘴巴像廣播站的喇叭,因為她逢人便講爸爸下井時穿反褲子的糗事——
“但她幫溫米四處打聽爸爸的消息,催著工友叔叔們去別的礦區(qū)張貼尋人啟事,還親自帶著溫米去了那個......發(fā)生事故的地方。
“他們愿意讓溫米留在身邊,可溫米還是想要去找爸爸......所以,溫米就坐上運載車,離開那座小城鎮(zhèn)啦。”
溫米曾向我們繪聲繪色地描述,工人們結束一天的勞動之后,是如何在廠房中央的那片空曠地消磨時間的——精力旺盛的聚在一起打球、摔跤、跳舞,想要休息的便湊在一塊談天說地,或是支起折疊小凳看露天電影。年長的工人會趁閑暇時間來教大家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溫米有時也會湊在旁邊學上一點。我們了解到,溫米那稱得上高超的烹飪技術,便是由此啟蒙的。
“......要是有一天,溫米做的飯,能治好叔叔嬸嬸們的礦石病就好了。”或許正是因為礦區(qū)大家庭的生活簡單而溫暖,這樣樸素的、帶有孩童式浪漫的愿望才會深植于溫米心中吧。
檔案資料三
提升信賴至150%以查看
1095年12月20日
訪客人數(shù):1926
執(zhí)勤日志:忙壞了——誰也沒想到會發(fā)生這么嚴重的事故。簡而言之,到訪者絕大多數(shù)都是受困礦工的親友,礦區(qū)代表讓我安撫他們的情緒,可遇到這樣的事情......
另外,今天收發(fā)室收到了一封粘著印花貼紙的信,字跡像是一個小孩子的,收件人的名字我在那張失聯(lián)人員名單里找到了。
這個冬天真冷啊。
......
1095年12月24日
訪客人數(shù):138
執(zhí)勤日志:今日訪客大多為認領遺體、簽訂免責賠償方案的家屬。他們看上去疲憊、麻木,我不禁去想,這樣程序化到有些不近人情的處理方式,這些母親、妻子、兄弟經歷過多少回了呢?
那個孩子在鐵門旁等到深夜。我們沒有找到她父親的遺骸,倒是在無人認領的失物中找到一枚胸針,內夾有一對父女的合影。那孩子拿走了,希望這能讓她好受一點吧。
說起來,看到照片時,我才想起來我見過那個工人......每次清晨上工時,他都會招手問候。我忘不掉那只斷了無名指的手,卻從不知道他的名字。
......
1095年12月31日
訪客人數(shù):27
執(zhí)勤日志:今天舉辦了聯(lián)歡會,早早收工。簽收了煙花、禮炮各十箱,還有一大堆分發(fā)給工人們的新年禮盒——幾周前公司統(tǒng)一訂購的,最后卻剩下了一大半。
那孩子又來了,抱著一個小砂鍋,一直蹲坐在路邊的小石墩上。慶賀新年的樂聲從禮堂傳來時,她微笑著閉上眼睛,好像許了一個愿望。
最后,那鍋燉菜她送給了我,還是溫熱的。我知道,她還是沒有等到她在等候的人。
新年快樂。
......
1096年1月19日
訪客人數(shù):284
執(zhí)勤日志:事故發(fā)生滿一個月了,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造訪。冬日殘破的墻角下,頭一回堆放了那么多鮮花。最近聽到一些工人們談論著事故調查報告,果不其然被公司定性為一場難以預料的意外。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被簡簡單單的“意外”兩字輕巧帶過了。
此外,我聽說那斷指工人的女兒每一天都坐著運載車去不同的礦場尋找父親的下落,更令人痛心的是,前段時間似乎還意外感染了礦石病......傻孩子。
......
1096年1月26日
訪客人數(shù):5
執(zhí)勤日志:造訪人員很少,沒什么重要事項需要記錄。
我又見到那孩子了,她就縮在車站的椅子上。我不知道為何她不像之前一樣來這里登記,為何不像之前一樣,詢問我是否見到了她的父親。
倒是有一個看上去很張狂的運載車司機,向我打聽那孩子的底細,我懶得告訴她,可她鐵了心要管這閑事,真怪。
......
——摘自某礦場值班人員的隨身手簿
檔案資料四
提升信賴至200%以查看
若你經過羅德島食堂的后廚時,碰巧遇見幾個饞嘴的干員圍在門邊,請不要感到奇怪,他們可能都在等待溫米即將新鮮出鍋的“每日例湯”。
不一會兒,那道小小身影便會頂著大托盤出現(xiàn),吸引住所有的目光。大家發(fā)現(xiàn),這一次的“每日例湯”不僅提供了可供挑選的豐富種類,囊括了不同干員各自心儀的湯品,隨之奉上的還有溫米精心烹制的菜肴。
“要是沒吃飽,鍋里還有哦!還有什么想吃的,隨時跟溫米說,就算不是雷姆必拓的菜肴也沒關系的!溫米會去學!”自從溫米的鍋中真的誕生出一份份泰拉各國的地道餐品之后,沒有人再懷疑這句承諾。
如今的溫米逐漸掌握了正確使用那把爐灶法杖的本領。憑借法杖,她能夠操控熱氣流精準地調節(jié)食材的溫度,更加自如地在廚房中大展身手。將干員們舌尖上的嗜好爛熟于心,成為羅德島諸多挑剔的飲食愛好者心中的“美味魔術師”......誰能想到溫米這孩子,在幾個月前還是一個必須留在病房中密切觀察病情的小感染者呢?
【“小鍋蓋”的病患慰問菜單】
......
酸橄欖鱗肉湯
注:可能會有點酸,但是芙蓉姐姐說酸一點的配菜可以讓人胃口大開,這樣就能更好地攝入鱗肉里的營養(yǎng)啦!
跳跳土豆派
注:頂餓的主食,不餓肚子才能睡好覺,睡好覺才能更快康復,必須要吃!
蜜汁羽獸烤串
注:孩子們很愛吃,開心很重要。
高盧小圓餅(劃掉)
“通通治愈”小圓餅(劃掉)
“病痛逃跑”小圓餅
注:一定要做!
——有在后廚幫工的干員提出,這個小圓餅作為餐后甜點工序有點復雜了,溫米卻強調一定要做。斟酌良久后,她選擇了這個她認為最合適的名字。
【權限記錄】
雖然泰拉各地區(qū)對感染者的政策略有差異,但對感染者的邊緣化傾向是普遍存在的。偏見使得成年感染者都難以在陽光下容身,更遑論那些本就缺乏行為能力,身心都尚未成長完全的兒童。作為一艘能夠提供礦石病醫(yī)療服務的艦船,羅德島本艦收治過來自泰拉各地的、數(shù)以千計的感染者兒童,他們忍受著難以量化的軀體疼痛,有的曾被家人、社群遺棄,有的甚至選擇自我放逐——因此,我們在控制兒童感染者的病程發(fā)展之余,幫助他們學習生存技能,為他們創(chuàng)造融入社會的條件,我們深知這是不容忽視的必要之舉。
......我們真誠地盼望著,不再有任何事物會阻礙孩子們健康成長,無論是貧窮、戰(zhàn)爭,還是礦石病本身。
——摘自羅德島醫(yī)療部的一篇兒童權利報告
晉升紀錄
提升至精英階段2以查看
溫米十歲生日時,父親祝福她“像現(xiàn)在這樣開開心心地長大”。這原本應該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生日祝福,卻成了溫米自我規(guī)訓的思想烙印——只因為這是父親臨走前,對她最后的期望。
因此她開始將復雜的,尤其是過于負面的情緒隱藏起來,用標準到令人驚異的微笑掩蓋,甚至在心中美化一切自己所承受的不幸。很長一段時間里,溫米四處流浪,尋找父親,即使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也依然掛著那副笑臉,就連“感染了礦石病”這樣的悲劇,在她看來都不算是一件令人悲哀的壞事——她堅信著,父親會和自己重逢,所以她要時刻開開心心地企盼著那一刻。
每一種情緒的出現(xiàn)都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對于溫米這樣的小孩子。好在在那次前往咧嘴谷的旅程之后,溫米的心理狀況似乎有所改善。她會因為阿蘭娜在陌生人面前喊她“小鍋蓋”鬧小脾氣,會在萊伊向她講述傳說動物故事時表現(xiàn)出少見的驚喜與好奇,最重要的是,在溫米思念父親時,在溫米因礦石病感到疼痛時,她不會再默默忍耐了。這是一個積極的現(xiàn)象,值得繼續(xù)觀察。
讓我們一同期待她未來的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