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咨詢公司Stenvall Skoeld近日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市場的iOS設備(包括iPhone和iPad)數目已達到2100萬部。但報告同時指出,中國市場的iOS設備主要集中在個別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在其他地區的滲透率仍然偏低。
據悉,Stenvall Skoeld的調查結果結合了市場調研公司Flurry以及國內手機市場調研公司友盟的數據共同分析得出。報告指出,在中國諸如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iOS的滲透率達到了驚人的10%;但在其他地區,iOS設備的滲透率過低,與發達地區相比落差過大。
下圖展現了中國市場不同地區的iOS設備數目。可見,在中國市場,北京、上海、廣州、江蘇和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的iOS設備數量最多。
而下圖則反映了中國市場不同地區的iOS設備滲透率。數據可見,在北京,幾乎每9個人即擁有一部iOS設備(滲透率高達11%),在上海iOS設備的滲透率也接近10%;但在其他經濟欠發達地區,iOS設備的滲透率仍過低,與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誠然,這份報告并不具備很強的對比性。可以想見的是,其他系統的智能設備(比如Android系統),其在經濟發達地區的滲透率也必然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但蘋果iOS設備在不同地區的滲透率差別如此之大,仍令人吃驚。事實上,不止在中國,蘋果產品在全球其他市場也面臨的相似的問題,如何向非城鎮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滲透或許是蘋果需要研究的新課題。
但在考慮全球市場之前,蘋果或許需要真正正視一下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了。市場調研機構Flurry此前發布報告稱,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消費國,而在此前不久,蘋果CEO蒂姆·庫克曾親自造訪中國,顯示了蘋果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但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卻有些令人擔憂:盡管在2011年第四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45億美元,但在智能手機銷量方面,蘋果卻不是領先者,尤其是面對來自Andorid的激烈競爭。調研機構Statcounter的數據顯示,Android系統只能手機占據大部分中國智能機市場,設備數目是iPhone的兩倍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