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饑餓營銷”聞名的蘋果公司反倒“自己餓了”。近日,蘋果中國在線商店首次取消了購買iPhone 4S的數量限制,個人一次性最多可購買840臺,而原來一個人只能憑身份證購買2臺。不過一些電商網站還沒反應過來,昨日記者發現不少網店的售價仍然高于官網售價,而水貨市場的價格則是“知趣”地跌到官網價格以下。
雖然iPhone4S上市還不滿兩個月,但包括三星等廠商在國內市場瘋狂的進攻也令蘋果感受到十足的壓力,蘋果控制放貨速度的手法或將自傷其身。
蘋果加快放貨速度
前不久,蘋果在線商店一次性最多只能購買兩臺,發貨時間在3天到5天。而昨日記者登錄蘋果中國在線商店網站發現,購買數量的限制說明已經取消,消費者一次性最多可購買840臺,發貨日期也縮短到1~3天。記者在購買數量里填入1000臺,官方則提示“數量超出指定限制,請將數量調整至140的整倍數,使之介于1和840之間”。
事實上,在iPhone4S剛剛上市時,由于蘋果官方一直限制供貨數量,“饑餓營銷”也使得部分銷售渠道出現一機難求的局面,不少經銷商則紛紛借機漲價或是強行出售套餐。而在水貨市場,iPhone4S的價格也是“知趣”地跌到官網售價以下,而且市場上強行搭配售賣手機膜等現象也逐漸減少。但是不少電商網站對蘋果“開閘”放貨還沒反應過來。昨日記者登錄京東、當當等主流電子商務網站看到,不少網店的售價仍舊高于蘋果官網。以iPhone 4S 16G黑色版裸機為例,電商網站的售價則是從4999到5299不等,而蘋果官網則是4988元。
黃牛再被蘋果“坑”
這也令此前不少希望囤貨炒作的黃牛只能“觀望后市”了。在蘋果iPad2上市前,蘋果突然對一代產品大幅降價,不少黃牛和炒家因此虧損嚴重,最后只能紛紛降價出售。
對于蘋果加快了放貨速度這一動作,外界有觀點認為是在為新一代產品讓路,但事實上,由于三星、HTC等廠商不斷發力推出旗艦機對抗iPhone,而蘋果每一代產品間都有數月的空白期,蘋果在華面臨的競爭形勢正在變得更加嚴峻。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受華為、中興等品牌擠壓,蘋果去年第四季度在國內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僅排名第五,市場份額下降到7.5%,而三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為24.3%,幾乎是蘋果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