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8 12:06:40來源:游戲狗整理編輯:Garmadon
2015年6月,創夢天地CEO陳湘宇向公司發出私有化要約。2015年12月31日,創夢天地達成私有化最終協議,陳湘宇等投資者以每股3.5美元(每ADS14美元)價格進行私有化。
歷時近一年,創夢天地私有化最終通過股東大會通過,而A股市場氛圍卻已今非昔比,甚至有消息傳出有公司終止私有化。
市場對于中概股回歸由當時的狂熱追捧轉為質疑,“估值巨大差異下的套利行為”等詬病之聲也不絕于耳。
一連串的利空消息導致中概股連連下跌,甚至有消息傳出很多公司已經終止私有化。為何創夢天地堅持進行私有化,私有化已然塵埃落定的創夢天地如今又會何去何從?
創夢天地CEO陳湘宇日前接受騰訊科技連線時表示,資本規劃本來就是公司的長期戰略之一,也是業務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創夢天地將在國家政策法規指導下穩步推進資本戰略。
“我們很樂意看到國內資本市場的日趨成熟:監管機構站在國家戰略層面實施了更加科學的管理,投資者對優質上市公司的判斷能力越來越強,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逐步構建。”
分析認為,國內監管機構是更歡迎優質的中概股企業回歸,如360、樂逗游戲這些持續盈利能力比較強的企業。陳湘宇認為,國內監管政策的一切是為上市公司創造持續發展良好環境。
那么,創夢天地私有化后,是借殼上市還是采取其它方式與國內資本市場對接,陳湘宇對騰訊科技表示,創夢天地對多樣化的資本運作思路持開放態度。
回歸是順勢而為 已成立產業基金投微影
作為中國最大手游發行平臺,樂逗游戲的品牌知名度不及其產品。水果忍者、神廟逃亡、地鐵跑酷、紀念碑谷等,這些“國民級手游”產品均由樂逗游戲引入中國并進行本地化運營。
在易觀國際的2015年中國手游TOP100排名榜中,樂逗游戲再一次坐穩了中國手游發行市場的老大寶座。根據易觀的報告,樂逗的市場份額達28.3%,領先于其它廠商。
一份資料顯示,樂逗游戲的用戶累積達13億,月活用戶高達1.3億。讓樂逗游戲比較郁悶的是,“每5個中國人就有1個切過水果,但他極可能不知道背后是樂逗游戲。”
這也是樂逗游戲私有化的初衷之一。陳湘宇對騰訊科技表示,回歸A股將更有利于中國用戶了解樂逗游戲,能極大提升樂逗游戲的品牌價值。
在美國資本市場,陳湘宇有一種遺撼,即創夢天地(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年來,在與投資者溝通的過程中,陳湘宇發現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游戲市場和泛娛樂市場認識很有限。
這給創夢天地借助資本市場開拓新業務制造了難度。相比之下,文化產業是中國大力發展的產業,國家的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從2015年至今,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對電競產業的一系列扶持和激勵措施,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文化消費升級、文化產業騰飛的信號。”
陳湘宇表示,互聯網與文化、娛樂產業的跨界融合領跑著國內的消費升級。二次元經濟、電競、VR等文化消費新熱點和新模式層出不窮,給手游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手游發行這一核心業務為基礎,樂逗游戲將不斷開展跨平臺、跨領域的探索嘗試,滿足文化消費升級后的大眾需求。”陳湘宇說,回歸A股更有利于公司業務拓展和投資并購。
據騰訊科技了解,創夢天地剛剛成立10億元的產業基金,專門投資泛娛樂文化產業鏈,目前已經投資了萬達影業、微影等產業龍頭公司。萬達院線已準備將萬達影業裝入A股中。
回歸不是為了市盈率 投資人都是戰略股東
根據創夢天地此前發布的公告,其私有化的主要投資者除了CEO陳湘宇和CTO關嵩,還有騰訊、君聯資本、王思聰旗下普思投資等機構投資者,這三家機構均為創夢天地戰略投資者。
“我們選擇的都是戰略投資者和長期基金。”陳湘宇說,比如新進入的投資機構Star VC、微影,在影視、IP方面與樂逗游戲有很強的互補性。
作為騰訊在國內投資的惟一一家手機游戲發行商,樂逗此次私有化中獲得騰訊的大力支持。
據公開信息,2015年8月,騰訊持股為20.12%,私有化生效之后,騰訊持股上升為26.26%。與此同時,創夢天地的管理層也在增持。(以上信息未獲樂逗游戲證實。)
但據陳湘宇介紹,樂逗游戲在美上市以來,管理層從未出售過公司股票。“公司還處于高速發展期,可持續盈利能力強,大家更看重長期回報的利益。”
資料顯示,創夢天地2011年成立,2014年8月7日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只用了三年六個月,成為上市最快的公司;
創夢天地從2012年的營收1937萬元,到2015年的16.4億元,2015年,創夢天地還在“德勤深圳高科技高成長20強”中排榜首。創夢天地預計,公司2016年營收將超過20億元。
“我們非常想與國內廣大玩家和投資者分享我們的成長。”陳湘宇說,經過美國資本市場的洗禮,讓公司運營更加成熟、規范和透明,管理層也更深刻理解到上市公司的責任和義務,以更好的對股東和投資者負責。
游戲公司在A股曾經倍受青睞,平均市盈率一度高達90倍。經過多次的市場調整,目前很多已經降至50多倍,有的甚至降至30多倍。那么,樂逗選擇此時回歸是否時機合適?
對此,陳湘宇對騰訊科技明確表示:“我們回歸不是為了高市盈率,市場遲早會做出理性的調整,產品業務才是硬道理。”
并非死守中國市場 還要反攻國際市場
離開美國資本市場,并不代表樂逗游戲將死守中國市場。
事實上,這家以靠發行海外精品游戲發家的中國公司,經過跟諸多國際大廠多年合作中的默默積累,已經開始反向國際化。2015年8月,樂逗游戲收購美國游戲開發商Rumble。
兩個月后,樂逗游戲又宣布將中國國產手游《HND英雄永不滅》和《南瓜先生大冒險》推向北美市場,這此兩款游戲在蘋果應用商店獲得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次推薦。
樂逗游戲已與錘子科技等公司成立了中國獨立游戲扶持聯盟。2016年3月,樂逗游戲的國際化又進一步:簽下德國一款動作跑酷游戲,向全球市場推出。
樂逗最近還和華為達成了戰略合作,聯手把中國的精品游戲推向世界。
“華為在海外與運營商有非常深的合作,華為手機也有很大的銷量,而我們有豐富的游戲推廣和運營的經驗,相信我們能幫助中國游戲走向世界。”
負責此事的樂逗CTO關嵩說,海外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尤其是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
目前樂逗游戲發行的地鐵跑酷和神廟逃亡占據了中國跑酷休閑游戲市場很大的份額。陳湘宇對騰訊科技表示,要把樂逗游戲在跑酷市場的優勢延伸到海外。
在和國際頂級的手游開發商合作時,樂逗游戲都要求對方授權源代碼,以便對產品深度的本地化改造。在這過程中,樂逗游戲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陳湘宇對騰訊科技表示,“坦白的說,我們在研發、技術、運營等方面,一點都不輸給國際大廠。我們離開美國資本市場,是為了讓我們的業務在全球市場有更好的表現。”
“大國崛起、文化輸出,我相信游戲是文化輸出很好的一種方式。”陳湘宇說,我們不僅要把海外的優質內容引入國內,更要將國內優秀文化創意產品介紹給全球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