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7 11:28:43來源:游戲狗編輯:張小北
從2011年1月微信第一個版本推出,到前不久微信5.0版本的發布,每個版本的微信都能收獲滿滿的關注度。而在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布的3.0版本中,微信加入了“搖一搖”的功能,隨后這一功能被復制到不同的移動社交產品之中,也成為了推動微信用戶數快速增長的一大“爆點”。
作為微信的創造者,張小龍在一次母校華科大的內部講座中,對于當時剛剛發布不久的微信“搖一搖”功能和設計理念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闡述。
在當年的講座中,張小龍表示,包括新浪、微聊、電信、移動、飛聊、米聊,有社交功能的同類產品在市面上超過了20個。其中,米聊是第一個做出這種產品的,最后卻落后于微信。
對于這樣的結果,張小龍的理解是,市場上的競爭是很殘酷的,當你看到一個不老套又很好玩的東西時,你要第一個想到要去怎么做,并且把它做到很好,這非常難,也是非常專業的。
因此從產品角度而言,雖然做“搖一搖“只花了一個星期,過程并不復雜,但對于產品的用戶體驗,張小龍則希望和蘋果一樣,“有一些功能是別人做不到的,最重要的是看起來很簡單,用起來很舒服。”
微信發布的“搖一搖”功能,主頁的圖片只有一個畫面,搖一下會發出來福槍的聲音,隨之屏幕會張開一下,出現一個裸體大衛雕像。“你搖一下,屏幕就會拉開,在這有個bug(補丁),之前有個女生搖的時候太用力,屏幕拉開太大了,她看到了大衛的生殖器。但是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bug還算人性化的bug。”
對于所有產品的設計理念,張小龍都將其解釋為“高雅的藝術”。而一連串的產品設計,也都是經過張小龍深思熟慮的;“‘搖一搖’,有槍聲,會張開再縮起來,這個動作其實也蠻色情的。我們制作這個‘性感’動作的時候,還做了一個更色情的,但是色情的你看到的是色情,不色情的你看到的是不色情。
在聊完微信“搖一搖”功能后,張小龍總結稱,“搖一搖”能夠給予用戶的優質體驗在于微信團隊將產品做成了一種行為符號,而所謂行為符號,就是讓用戶“像發神經一樣的,每天沒事就搖”。
張小龍認為,一個產品能夠流行開來是因為產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讓用戶的行為變成可傳播的符號。用戶如果經常去想“搖一搖”這個動作,那這個動作本身就成為了一個符號,一個可以傳播的符號。“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引導別人去想這個(“搖一搖”的)動作,去傳播這個動作,那產品就能非常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