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3 15:17:28來源:游戲狗編輯:誠
由WBC主辦的世界區塊鏈峰會(World Blockchain Conference)于2018年4月3日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STBChain CEO劉海峰出席世界區塊鏈峰會,在會上以《區塊鏈讓軟件資產化成為現實》為題發表精彩演講,并在采訪間內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以下是采訪實錄:
主持人:劉總您好。請問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客戶端存儲還是分布式存儲?
劉海峰:區塊鏈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智能合約。目前來看,在做軟件開發的時候很多狀況下都無法把邏輯制定的特別完美,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邏輯問題與bug,然而智能合約再發出之后便無法修改,仿若潑出去的水,無法再收回。
而去中心化指的是移除了一個中心化的服務器,在智能合約的影響下可以讓數據可以在各節點進行存儲。從而確保了信息的安全性與不可篡改性,所以可以說智能合約非常重要,但由于其特性是后續無法更改,所以智能合約對于各區塊鏈公司來講,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拿以太坊的錢包舉個例子,目前同步一次需要100多 G,其內部包含了所有的交易訊息,無需中心服務器,每個人所擁有的交易訊息都是一樣的。但這個并不算是服務端存儲,因為沒有服務端這個概念。
主持人:劉總您覺得目前做的到完全的去中心化么?
劉海峰:我們現在一直在強調去中心化這個概念,但目前來講,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現實的.以云計算為例,云計算分為公有云與私有云,如果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全部用公有云去計算,實際上是不太現實的。完全去中心化去做一些事情是不可行的。
目前來看,在某些場景還需要一些中心化的內容。以 STB 為例,我們如果把全部軟件上傳到鏈里進行同步,可能需要占用每個節點幾百 G,甚至上 T 的資源,這是一個很不實際的事情。因此我們用區塊鏈去存儲一些特殊性的字符,然后再將這些字符與我們存儲在中心服務器的軟件進行對應與校驗。因此短期來看,完全的去中心化不是很現實,同時這對區塊鏈的整體架構與對架構師的要求都格外的高。
主持人:目前都在說打造區塊鏈 3.0,那作為一個非區塊鏈領域的人士,應該怎么投入到區塊鏈之中呢?
劉海峰:目前來講區塊鏈的發展分成了幾個階段:
區塊鏈1.0是比特幣,完全的發幣功能,沒有其他的邏輯概念;區塊鏈2.0是以太坊,相對圖靈完備,可以實現的不僅僅是發幣的功能,還可以自己來制定一些智能合約與邏輯問題;區塊鏈3.0是除了普通的邏輯外,在做一些應用來更好的進行使用。
主持人:請問您能否結合 STB Chain 的實踐,談一下技術人員應該如何才能成為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大牛?
劉海峰:在我看來區塊鏈這個東西的技術難度并不高。難的是觀念和思想的轉變,包括從架構設計到事物理解認識的轉變。語法并不難,還是在于思維邏輯,因為智能合約的特性使得他在后續無法進行更改,所以技術人員在智能合約的設計上要確保他可用,而且保用。這不單單是技術問題,也要求對業務邏輯了解清楚。需要大量的思考、校驗與測試,而不是僅僅是代碼層次的編寫。
以時間維度來去看的話,一個區塊鏈技術人員可能有30%的時間用于語句的編寫,70%的時間用來思考內部的邏輯與可行性。這絲毫不夸張。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作為嘉賓參加我們世界區塊鏈峰會,能否透露一下您在本次大會上將會分享哪些技術干貨?
劉海峰:到時候我會與大家分享 STB Chain 在各個場景的實際應用案例,以及一些優秀的國際案例進行分享。目前國內的區塊鏈技術開發處于一個比較靠前的位置,我上周在硅谷那邊出差,他們目前致力于研發區塊鏈底層技術。到時候歡迎在區塊鏈應用開發遇到瓶頸的,或者希望投身于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朋友們共同參與探討與研究,一起在大會上進行交流。
本屆世界區塊鏈峰會力邀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近1000名區塊鏈行業精英共同出席。峰會設置有兩大平行主會場,全面深度聚焦區塊鏈“產業”與“技術”,涵蓋區塊鏈發展趨勢與未來,區塊鏈+游戲,區塊鏈技術應用與投資,布道區塊鏈,區塊鏈應用場景與區塊鏈項目路演等多個主題方向,邀請到相應領域的重磅嘉賓出席分享,共同探討區塊鏈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商機。這是迄今為止,國內乃至亞太地區舉辦的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行業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