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卷簾大將春風得意之時,在天庭也是十分風光的。眾神皆跪下朝拜玉帝王母,唯獨他可以站在簾下,這么一來,就頗有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意思。
和許多神仙不同,他是從人間刻苦修行成仙的,游歷過五湖四海,拜了不少真仙假仙,最后才終于修得正果。他對自己這段經歷也頗為自得。
南斗星君將他引上天庭的時候,玉帝略一思索,“來的正好,便封為卷簾將吧。”——王母正好缺個打簾子的,玉女身嬌體弱,童子身量不足,來的果然是巧。
于是,卷簾將便開始了兢兢業業的打簾子生涯。他對于每日卷簾的時辰、卷起的高度、要卷幾道、甚至穿堂風向都做了精確的規定,以求達到完美的境界。雖然王母從未親口夸過他,但他每天見到王母寶相莊嚴地從簾子下信不走來,都會被自己感動地熱淚盈眶。而天庭眾神,看到他也會尊稱一聲“卷簾大將”——儼然是名重臣了。
事情壞就壞在可惡的孫猴子來大鬧天宮的那一天。那一天,卷簾只記得他熱愛的一向莊嚴肅穆、秩序井然的天庭,亂得跟人間的菜市場沒什么分別。各路神仙推推搡搡,恨不得把自己藏到地縫里面去,免得被猴子那根不長眼的棍子給打中了。王母跌坐在地上,發都亂了,花容失色地大叫:“別讓妖猴過來!”
她不叫還好,一叫之下,孫悟空狂笑起來,忽然大喝一聲,舉棒直向王母而去。王母措不及防,眼睜睜看著碗口粗的棒子飛來,連躲都忘了。
孫悟空動作來的太快,已經沒人來的及出手救王母了。
這時忽然一物直飛而來。
孫悟空將棒橫揮,啪!那物被擊的粉碎。亮晶晶的碎片濺了個滿天滿地。卻是一個琉璃杯。
金箍棒變向,天將們得了機會,四大天王一齊擁上,持國增長迎住悟空,廣目多聞拖了呆若木雞的王母便走。
再后來,孫悟空化作一道金光遁走了。王母又回到大殿,看著一片狼籍的蟠桃會,鼻子都氣紅了。
她來到大殿中央,腳下咔嚓一聲,王母一低頭,一眼看見了地上的琉璃碎片。
“是誰!是誰扔了我的寶貝————琉璃盞!!”
相傳,流沙河底住著一個妖怪,他相貌丑陋,脖子上掛著九個骷髏頭。自從他接管了流沙河地界,每逢流沙河水漲起的時候,在流沙河附近討生活的人們就開始心驚膽戰起來。
流沙河水一年泛濫許多次,洪水淹沒了附近的村莊,巨浪打翻了河上的船只。無數亡魂被卷入河底,成為了妖怪的勞役。這些亡魂都不得超生,無法進入輪回,只能終年在流沙河底淘沙。據說,他們是在幫妖怪在漫漫河沙中尋找琉璃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