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漂起源于HT時代韓國選手RARE的【城鎮高速公路】記錄視頻,視頻中拖漂的過彎速度比之前的跑法高出20碼以上,引起了廣大職業選手的注意。拖漂也迅速取代了其他漂移技術,成為了HT時代以來主流的過彎技術。那么,為什么拖漂能取代原來那么多復雜的過彎技術,成為當今時代的絕對主流呢?回顧跑跑卡丁車的主流技術發展歷程,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
C1時代——R4時代:連噴
這一時代是跑跑卡丁車的初期,車輛性能較弱,即便是城鎮高速公路這樣的地圖也無法實現氮氣的完全覆蓋。因此這一時期競速的核心思想是,縮短過彎線路,保證過彎速度的同時盡可能多的積攢氮氣;縮短過彎線路就是盡可能的貼近內道,這也是跑跑卡丁車12年以來的金科玉律。保證過彎速度的基礎就是對最佳化漂移的熟練掌握,這一點也從未變過。這一時代的競速技術主要體現在集氣手段上,雙噴,連噴是這一時代的主流技術。與此同時,斷位漂移,反向補氣也是這一時代常用的競速技術。
PRO時代:連噴+抽氣
PRO時代是跑跑卡丁車最為輝煌的時期,雖然連噴在這個時代依舊是主流技術,但隨著車輛速度的提升,集氣性能的進化,許多下坡彎道已經不需要連噴技術就可以積攢足夠的氮氣。這時已經有了抽氣跑法的雛形,雖然“點+大”是從SR時代才開始為人所熟知,可是當我們回顧PRO時代的記錄視頻,我們已經可以找到抽氣跑法的影子。抽氣跑法的核心就是通過一次小漂移加一次大漂移積攢足夠的氮氣,減少漂移過程的時間。由于減少了漂移時間,有了更長的直線加速時間,賽車的平均速度并沒有損失太多,也是從這時開始,提高平均速度的思想便已經初步形成。
SR時代——Z7時代:抽氣
PRO時代的抽氣跑法沒有被廣泛應用,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PRO車輛的集氣效率還沒有達到一彎一氣的程度,這一缺點在SR時代之后被很好的彌補了。SR時代以后,許多地圖已經可以實現完全的氮氣覆蓋,此時氣量已經不是制約賽車速度的最大限制條件。如何降低過彎時的速度損失變成了競速的核心思想,而這便是拖漂技術成為主流的原因。
HT時代至今:拖漂
隨著車輛集氣效率的進一步增加,采用傳統跑法的車手在比賽中經常會發生爆氣的現象。車手們希望采用盡可能少的漂移次數來通過一個彎道,因為反復的漂移降速再加速的過程對賽車的平均速度有很大的影響。此時韓國的選手RARE發現如果在可以結束最佳化漂移時依舊維持漂移并使用加速器,車輛的速度反而會增加,這可以使得選手僅僅經歷一次漂移降速就通過一整個彎道,這便是拖漂技術的由來。拖漂這項技術也因此取代了所有傳統技術,成為如今的主流技術。
如今的跑跑卡丁車,無論是競技性還是觀賞性都遠勝于從前,這一切與9代車的成功也是密不可分的。拖漂技術成為主流技術的過程,是跑跑卡丁車車輛性能發展的過程,也是跑跑卡丁車競速思想不斷革新的過程,更是跑跑卡丁車選手不斷追求極限的過程。近日由騰訊游戲和世紀天成聯合運營的手游《跑跑卡丁車官 方競速版》已經開啟預約,能否再次讓我們體驗拖漂的快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