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白貓計劃》國服正式公布了游戲關服公告,至8月30日《白貓計劃》將關閉所有中國服務器,至此《勇士前線》、《怪物彈珠》、《白貓計劃》等一批日本火爆手游在中國均遭受了滑鐵盧。
《白貓計劃》在中國發行已經歷1年多時間,其間道路可謂一波三折。據此前媒體的報道,2015年春季《白貓計劃》由日本研發商COLOPL交由中日合資企業谷米中國獨家代理,并授權其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本地化研發。同時將《白貓計劃》的android版交了本地代理商晨之科代理運營。
至此《白貓計劃》的代理才算完全敲定,但好景不長谷米中國由于經營調整分別關閉了其海外分公司,隨后又進行了裁員。而且據玩家爆料和多個玩家陣地的消息顯示,實際上今年3月谷米中國已經將《白貓計劃》運營業務完全交由晨之科,期間晨之科曾以更換游戲網站、重啟游戲聯動等多種方式多次推動《白貓計劃》的國服運營。但據悉由于種種不可抗因素,日本COLOPL公司早已決定收回《白貓計劃》國內運營權,這才直接導致了《白貓計劃》國服關閉。
對于《白貓計劃》的關服,運營方晨之科為補償玩家損失,分別對付費玩家和免費玩家提供了《戰場雙馬尾》高價值游戲禮包。如果玩家仍愿意留下陪伴《白貓計劃》走完最后的日子,晨之科也將在《白貓計劃》最后的運營中繼續發放福利,直至游戲關閉服務器。針對玩家的補償問題,晨之科專門建立的客服群以服務白貓計劃的國服玩家。
對于日本游戲在國內的代理,一直是手游行業較為頭疼的難題。一來雙方溝通成本高,解決問題效率慢,導致游戲BUG處理不及時,信息共享也較為滯后;二來日本廠商一直以來嚴謹的態度也讓中國廠商頭疼不已,這使本地化的研發審核時間過長,讓游戲錯失了市場先機和產品活力。
但是日本游戲在中國仍然有著很大的市場,首先國內二次元文化逐漸盛行,其次日本游戲一直未在中國市場大規模發力,這兩點都讓日系游戲在中國仍然有著良好的機遇和龐大的市場,此前三國志13在中國的銷量也側面證實了中國市場的潛力。但是海外日系游戲的最終成功,主要還是取決于中日雙方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態度。在沒有良好溝通和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下,強行代理日系游戲必將重蹈覆轍。